近年来,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优化政务服务,便利了企业群众办事生活。通过“周末预约”窗口、“办不成事”窗口等个性化政务服务创新模式便民利企;通过数字赋能,实现“减时间、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跑动”,打造智慧政务服务;通过守正创新,职能转变,整体提升服务效能,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;通过12345热线让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政务服务越来越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,越来越多的“马上办、网上办、一次办”,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,获得感、幸福感越来越强烈。
创新模式 政务服务惠企利民
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试行推出“周末预约”窗口,解决了困扰企业群众办事的“上班没空办、下班没处办”的问题。
伊通政务服中心大力推进政务服务“全程网办”和“无差别”受理工作,截至目前,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87%“全程网办”,“无差别”受理事项数1190项,实现医保、税务、交通、公积金等行业自建系统与吉林省政务服务“吉事办”系统互融互通,让群众办事只需进一门、取一号、到一窗高效办成事。
政务服务中心各综合受理窗口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。其中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格外引人注意。工作人员王丹薇介绍,该窗口专门负责面向群众提供业务咨询、事项领办代办、受理投诉意见等服务。该窗口秉承“群众说、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听、专人记、立即办”的原则,将一切问题想在群众前面,把群众难办的事分咨询类、建议类、投诉类区别处理,依照权限、范围、条件和程序,建立建档、接办答复机制,做到“有诉必接、有接必办、有办必果”。针对即办事项和承诺事项,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相关窗口,建立沟通联络机制,跟踪处理流程,将结果反馈至提议人,并详细记录在册,从而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。建立督办问责机制,倒逼窗口审批人员提高办事效率,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。自设立以来,共受理企业和群众咨询、协调和提级办理等诉求80余件,架起了为民服务“直通桥”,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政务服务
自2020年初,伊通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分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,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在伊通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中心开设自然人“视频办”专窗,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多元化的高质量政务服务。
办事多窗跑、来回跑、流程不清楚......过去,这些都是企业群众办事的焦心事,成为部分群众、企业办事的“拦路虎”,难跨的“高门槛”。现在,变“群众跑”为“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办”。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孤岛,实现了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实时共享,最大限度减时间、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跑动,实现政务服务从“能办”“可办”向“好办”“易办”的转变。吉林省政务服务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在伊通已覆盖县乡村三级部门236家,进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78项,真正做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。
伊通作为今年全省工改行政审批系统试点,为强化业务协同联动,破除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壁垒与信息孤岛,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序共享,发挥竞博电竞官网首页赋能在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,围绕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推进工改行政审批系统与吉林省政务服务网共融互通,实现工改业务“一窗一网通办”,2022年伊通县共受理工程建设项目118件,计划投资266.1亿元。
服务升级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
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,就是竞争力。按照上级部门部署,伊通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守正创新、改革先行的理念,凝聚改革共识,陆续推出了一网通办、一窗通办、全省通办、跨省通办、一证通办等系列改革举措,先后承担了“无证明城市”、“收件既受理”、“政务服务事项梳理”、“容缺受理”、“首席事务代表”等一系列省级试点。实实在在地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建设幸福美好新伊通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当前,伊通探索全力服务企业、服务项目、服务创业政务发展突破,探索在企业开办“一日办结”基础上,实行“企业点单,政府上门”服务模式,推进重点项目、重点企业加快落地。查找政务服务中的“盲点”“弱点”,加大优化力度,努力做到“最多跑一次”,让群众真切感受服务温度,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安逸。
“感谢‘信用服务’窗口让银行了解到我公司的信用状况,让我公司成功获得了融资贷款。”吉林省利林再生资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在信用服务窗口前说道。“信用服务”窗口的主要功能是,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企业准入前诚信教育、帮助企业通过“信易贷”平台进行融资、线上线下信用档案完善、信用调解、信用修复、信用报告、信用查询、信用政策宣讲等服务。这是伊通政务服务中心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,打造企业开办“一条龙”服务的又一新举措。特别是帮助企业通过“信易贷”平台进行融资这一服务,自开通运行以来已入驻企业11250家、银行7家、发布金融产品4个,成功授信企业283笔、授信金额16.32亿元,正在对接34笔、意向金额2.51亿元。实现企业融资“提速、降本、增效”,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形成“立信、用信、增信”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。
一系列特色创新服务惠企和便民实招,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,企业群众纷纷点赞。
畅通渠道 解决“急难愁盼”诉求
有困难就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,已成为伊通市民习以为常的事情。为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增加渠道,提供便利。除热线电话外,还受理省长信箱、市长信箱、吉林省政务服务热线转办平台、人民网领导留言板、国务院“互联网+督查”、中国政府网等平台上的群众留言和转办件,通过12345热线智慧管理平台进行交办和反馈。
伊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企业群众提供7×24小时政务咨询、政策解答、投诉举报等服务。实行分类处置、按责转办、统一协调、统一督办、限期办理、按时反馈和统一考核的工作模式及运行流程,向百姓提供多渠道、全时段、平台化、高效率的非紧急性政务服务。
自整合提升以来,共受理群众求助、投诉、举报、咨询和建议等126754件,办结126120件,办结率达99.5%,解决了物业管理、贫困帮扶、违章建筑、交通治理、城市卫生、社保医保、产权证办理、农民工工资、疫情防控和农村土地确权等大量民生问题。一件件困扰企业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得到及时解决,确保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落实、效果有反馈”。
为了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、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,每月编制12345热线工作专报,总结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、意见建议、部门解决较好的问题,以及统计各部门、各乡镇(街道)的办理情况,每月以专刊形式在伊通政务信息平台上发布。同时,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县级领导汇报。伊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已成为群众联系党和政府最重要、最畅通、最便捷、最信任的桥梁与纽带。
优化营商环境,稳住市场主体,不仅是稳住经济基本盘、稳住市场预期的关键一环,更是确保经济长远发展,赢得未来的重要基础。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站在新征程起点上,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,伊通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提振“敢为人先、勇争一流”的精气神,挺起“起而行之、克难而上”的硬肩膀,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协同发力、整体提升与重点突破相互促进,加快构建起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,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伊通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、迎风远航。